1、媽媽越強勢 兒子越懦弱 女兒顯霸道
強勢女人不等于女強人。我們所說的強勢,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業上。很多女強人工作中是“鐵娘子”,回家就變“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特別喜歡在家里說一不二,我們把這種在家里喜歡做“女王”的妻子稱之為強勢女人。
曾經一本書《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中專門用一章論述過,女人越強勢,丈夫會很有壓力、夫妻不和諧、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幾率高,因為丈夫在你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尋找安慰。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目大家就能發現,家庭里女人過于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一個健康的家庭父親的角色舉足輕重,甚至是起決定作用的。我們常說丈夫、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不僅僅是指男人負擔這個家的經濟,而是在家庭起主導作用,否則,父親缺失或者父親軟弱,大權旁落給母親,這就跟兒子、女兒的心態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后果。
心理咨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后,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系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并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跟她女兒的關系中。
如果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女兒總是看到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的情緒,女兒長大后,也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轉移到自己的親密關系中,總是莫名其妙的對男友或者老公生氣。在心理咨詢中,遇到有個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總是無緣無故沖老公發火,后來在一次聊天中,問起她的父母關系,原來如出一轍,她母親跟她脾氣一樣,也喜歡對她父親嚷嚷。中國有句老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這種父母認同心理,暴虐的父親必然有個暴虐的兒子,愛嘮叨的母親必然會培養出愛嘮叨的女兒,我們總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充當兒女的榜樣,塑造著兒女的性格,并影響著兒女的心理成長。強勢母親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
2、 約束讓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情緒不穩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這是什么原因?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媽媽對孩子的管教,不同于對工作,對上司及下屬。否則,會為孩子的性格塑造帶來不良影響。專家分析說,現在社會有種媽媽,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強硬干練,事業是很成功,因此,她們苛求孩子做最好,但孩子沒有做好,就可能就遭母親責罵,這種“強勢”情緒嚴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正常發育。
很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自實現途徑,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養成名優秀人才,她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所以,很媽媽不得不把這種壓力轉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則在這種種約束中變得自卑。過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壓力增,這個時候孩子就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無條件認同,那兒子呢,則會出現另一種情形,那就是無條件逃避。對此,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于權威性,整天對著家里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評,盡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 因為,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于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于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強悍的妻子,必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她越指責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兒子也就越懦弱。
3、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男子氣
現在的母親,有許多是非常能干的。在統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親的意志和領導。這樣的結果,是使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于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于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于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
在這種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確實是很不幸的。從心理學上講,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男性的高大形象。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男孩會認為男性就是像父親一樣,女性就想母親一樣。孩子小時強勢的母親還顯現不出問題,等到幼兒期和童年期時,由于父親的懦弱,且無法阻止母親對孩子的過度干涉,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男孩難于男性化;孩子不敬重權威;孩子受到過度保護;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孩子難于獨立等等。
綜上所述,母親過于強勢,或與孩子接觸多的母親,必須讓孩子在自己的心目中對父親有良好的認知和正確的印象。實際上,一個聰明的母親,總是會給父親機會,讓孩子隨時感到父親的存在,而自己尊重丈夫,則是最好的體現父權的方法。
當然,做父親的不能逃避責任,也要爭取多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上來。最后,需要知道的是,強勢的控制有時未必是強權控制孩子的思維或情緒,也可能是溫柔的強勢關懷或甜言蜜語的強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