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青少年和兒童的心理咨詢個案時,我們常常會要求父母也來做心理咨詢。當孩子出現嚴重心理和行為問題時,我們在治療孩子的同時也要求家庭成員一起接受治療。
但是在跟父母解釋必要性的時候,他們都會覺得: 有問題的是孩子,為什么家長要做心理咨詢?家長也要治療呢?
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當發現孩子有“問題”的時候,父母也是承受了很多壓力與焦慮的, 家庭環境會處在一個緊繃的狀態下,即使孩子來做調整,但家庭環境沒有改善,也很難看到孩子的改變。
其次,孩子之所以會有“問題”,跟家庭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人不能脫離社會生存一樣, 孩子出現“問題”時,基本上都可以從家庭找到原因,孩子承擔了家庭關系不正常的“責任”,表現形式就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行為及心理問題。
有很多人會說,不正常的家庭就是離異、喪偶的家庭,一家三口的小康之家才是正常家庭。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孩子出了“問題”的家庭,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當或過當所引起。
有問題的家庭背后令人驚訝的往往是成員之間的批評、指責、抱怨、冷酷、打壓和控制等,而這些讓人不舒適的表達在家庭成員間互為因果。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讓整個系統都能夠良性運轉起來,我們孩子的教育工作才能夠真正做好,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我們總是說孩子出現問題后,整個家都要散啦,其實對于某些特定家庭,非常態運行模式反倒可以維護家庭的良好功能。比如面臨情感破裂的夫妻,分居或離異還有家庭成員關系緊張等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心身健康發展。
夫妻系統的建立
兩個人相識、相知、相愛,步入婚姻殿堂,從我變成了我們,一個新的家庭誕生,夫妻系統得以建立。新婚夫妻面臨的重要任務是互補和相互適應,傳統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內就是一種在特定文化中分化的夫妻互補功能。一個來自于男主外家庭中的女孩很難愛上一個男主內家庭中的男孩
人的心理活動起源于原生家庭,夫妻適應是兩個家庭模式適應性的檢驗。
新婚夫妻往往陷入牙膏是從前擠還是從后擠的爭論中,“牙膏理論”體現的就是原生家庭互動模式的不適應性,一項很有意思的小調查顯示,英國夫妻吵架的最常見原因是男士小便時不翻馬桶蓋,第二位的是某一方不隨手關燈。
矛盾的重點不在于馬桶蓋和關燈,而在于家庭中加入新的模式后原先的模式能否做出適應性調整。
家庭成員往往具有多種角色,一個男人可能是父親、爺爺、兒子、丈夫、兄長,一個女性可能是女兒、母親、妻子、奶奶、姐姐,不同關系中的角色功能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要了解夫妻關系的重要性,以及會給家庭及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家庭成員要讀懂男人、女人話語背后的內涵和意圖,解決隔代教育中的諸多困惑,學會婆媳相處之道,探析婆媳沖突的最深層次原因,了解不同的人的認知、情感、行為特點等,進而實現溝通中的有的放矢,我們不光要愛孩子,更要會愛孩子,這都是要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去學習的,所以家長好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如何面對家庭沖突?
家庭中很難沒有沖突, 沖突是家庭系統運行模式的一種表達和優化過程。但是在家庭中,沖突很容易越過邊界干擾其他系統。
和丈夫吵架后的妻子,正滿懷委屈或憤怒時,孩子回家了。因為媽媽心情不好,孩子做事可能小心翼翼或故意討好媽媽,夫妻之間的沖突此時已經影響到母子關系動力。
而更常見的情況是,媽媽反復痛訴和抱怨孩子他爸的種種不是,有意或無意的拉攏孩子和自己站在評價父親的戰線上。家庭中兩個人的沖突就變成了三個人的事情,這叫 “家庭關系三角化”。
三角化的家庭關系中常見的有兩種類型。
一種情況是夫妻一方把關注點從關系沖突轉移到關注兒童的消極面或者親子沖突,這種三角化叫“繞開”。80%以上的兒童虐待是由父母實施的,幾乎都是由于家庭沖突導致孩子成了“替罪羊”。
對于孩子學習過分關注,忽略孩子其他的優點和特長,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這些家庭都是在運用“繞開”的不良模式。
另一種三角化模式是“跨代聯合”,父母當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嘗試獲得孩子的支持來反對另一方。
與“繞開”不同的是,“跨代聯合”的孩子獲得的多是父母一方的支持鼓勵和親密,很容易形成秘密聯盟或隱形聯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媽寶男”,當妻子無法在丈夫那里獲得足夠的愛和支持時,她只能緊緊抓住孩子,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兒子身上,這種母子關系的緊密不是真正的愛和支持,是母親失望、焦慮、憂傷的補償,是對丈夫無法勝任的憤怒,是夫妻關系失衡和角色混亂的代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系,容易出現性心理或性功能問題。
三角化家庭中的孩子長大后容易出現人格障礙、情緒障礙、軀體化等,以疾病的方式將關系沖突表達出來。
家庭沖突應該由產生沖突的雙方解決,盡量控制在產生沖突的子系統之內。不管你是與配偶有沖突,還是與父母有矛盾,或者是對子女不滿,都要記住: 我們的沖突、矛盾和不滿需要我們自己來解決。
所有的戰斗都有傷亡,和家人戰斗傷的是家人;我們需要的不是和自己或家人戰斗,而是學會如何關懷自己和家人!
家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和作用,但是我們相信一點:“有房不一定有家,有愛才有家”。家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因此,“經營家庭”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經營家庭是一門學問,是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具備的能力,而且你今天經營家庭的能力將會直接決定你和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
那么,我們經營家庭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要持續的學習成長,做會愛孩子的家長!
《新中國式家長學堂》——最豐富最科學的家庭教育發展平臺,為家長們提供了系統學習的有利環境。這里有最精彩的成長資訊,我們愿意陪伴著每個家庭獲和諧健康的成長,將ABCDEF六大模塊進行到底!
課程介紹:
-
家庭教育講座《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
-
新中國式家長學堂系列課程
-
教師團隊體驗式培訓
-
團隊綜合素質培訓
-
個人成長心理咨詢
-
團體成長沙龍
-
兒童情商系統課程
-
兒童感統訓練課程
-
贏在教育卓越人生特訓營
-
冬令營夏令營特訓營長期招生
-
熱愛心理學的業內人士成長沙龍
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全國公益講座進行中
親子關系培訓系列課程
教育子女是一門科學,是科學就有規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幸福的家庭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走進孩子的心靈,新中國式家長學堂讓父母更會愛孩子,睿智情商訓練營讓孩子更幸福快樂成長,期待您下一次的參與,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心理化家庭教育系列培訓課程火熱報名中 電話:18614049412微信:jsgg126
可能您一個小小的分享動作,就可能照亮無數人的命運!轉發給您關注孩子教育的朋友們,傳播愛與力量,播撒幸福的種子!